首页>>首页信息>>全国卫生工作概况
上海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引关注
日期:2011-11-11    文章来源:365足球网站

  历经两年多的时间,上海医改的纲领性方案《实施意见》《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于5月17日正式公布。两则方案明确:“到2012年底,基本医保制度参保率达到90%以上。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覆盖常住人口,2012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而根据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今明两年,上海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上海市医改方案于今年3月16日至22日在中国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共收到来信578封,建议和意见805条。此次正式公布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尽可能吸收了市民群众提出的有关医疗保障、医疗联合体、方便患者配药、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的合理建议,并再次书面征求了19个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

  上海市医改《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突出惠民为本,突出预防为主,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制度支撑,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打基础、管长远、可持续”的要求,对上海市到2020年的医药卫生体制中长期发展目标进行了系统设计,即上海医改需要完善和健全的“四梁八柱”;同时明确提出了2011年-2012年的十项近期重点工作,其中包括提高各区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逐年增加居民享受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别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基本药物”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实现每个郊区县都至少拥有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探索建立由家庭医生负责对一定数量人群开展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家庭医生制度”,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常住居民建立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加快浦东国际医学园、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等现代医疗服务业建设,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一、“四梁八柱”撑起上海医改大框架

  国家医改方案明确了“完善四个体系、健全八项支撑”的改革举措,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四梁八柱”。按照国家医改总体框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上海《实施意见》之“四梁八柱”给我们展示一幅医改前景。

  (一)“四梁” 四大体系挑大梁

  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加强居民健康管理,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机制,构建与特大型城市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包括加强郊区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康复、老年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资源配置;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扶持力度;医疗服务体系向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层架构转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

  3.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重点一是保障基本医疗,实现制度全覆盖,稳步提高参保率,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的总体水平,逐步建立老年护理保障制度;二是保障重病大病,逐步提高医保基金支付限额,完善医保综合减负措施和医疗救助制度;三是保障多层次医疗需求,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保障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以外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四是深化医保医疗联动改革,在加强费用控制的同时,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4.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二)“八柱” 八项机制做支撑

  1.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成立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加强全行业属地化管理,市政府与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对在沪部管医院实施部市共建。

  2.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严格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逐步实行总会计师委派制度。

  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多种措施,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

  3.卫生投入机制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合理控制卫生总费用增长,合理控制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

  4.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按照“合理补充成本、兼顾群众和基本医疗保障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医疗技术劳务项目的价格,降低药品价格和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实行分级定价,适当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级医师的服务价格。

  5.医学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上海医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住院医师、全科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6.医药卫生法制建设和行业监管健全地方卫生法规体系,完善医疗服务评价体系,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完善药品监管体系。

  7.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居民健康管理为核心,推动医药卫生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形成覆盖全市的健康信息网。

  8.社会支持系统设立上海市卫生发展基金会,鼓励社会对医药卫生事业捐资捐助。完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上海将实施6项医保政策

  (一)扩大覆盖人群。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研究外来灵活就业人员、在沪农民工子女参加上海市基本医保制度的具体办法。

  (二)提高保障水平。将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原来的7万元提高到28万元,超过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报销80%。

  (三)缩小待遇差别。归并人群分类,调整按出生年月享受相应医保待遇的办法。同时,将个体参保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四)减轻病人负担。医保病人使用自费药品和医用材料须事先告知,并控制使用比例,定期公示。将门诊煎药费、中药饮片柜台方等纳入医保支付,逐步将临床使用广、参保人员负担重、无法替代的诊疗项目和材料纳入报销范围。

  (五)方便群众就医。慢性病患者可开具2周-4周用药,同时严禁各级医疗机构出现院内“假出院”等弄虚作假行为。将传统药店内中医坐堂门诊部纳入医保联网结算。

  (六)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并实施“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加强医保、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扩大医保预付,支持家庭医生制度和医疗联合体,确保医保费用合理支出,保障患者合理医疗需求。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医疗保障工作经过十年多的改革与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三个层面的上海市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又分为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保、镇保、综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三类。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医改意见提出的“三纵、三横”的制度体系。

  三、医改关键词

  (一)医疗联合体

  所谓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一味涌向三级甲等医院。

  按照自愿的原则,上海市鼓励市民与医疗联合体签约。居民可以签约在医联体内就医,也依然可以持医保卡在全市各医院就医。但是,医联体内就医的便捷性更为突出,如有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以优先享受门诊、住院的转诊通道,可在社区预约专家门诊等。

  目前,上海市已在静安、宝山、浦东等区域试行医疗联合体的做法。如华山医院联合静安区中心医院,再与区域内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市民首诊在社区,并能得到首诊医生的负责,病情较为严重的,都可以走静安区中心医院或华山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治疗。

  (二)医院改革

  根据医改方案,上海将深化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以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剥离“院中院”;完善岗位设置和聘任制度,探索医师多地点执业办法。

  将完善监管机制,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对医疗机构实施监管和调控的“指挥棒”;实行医疗机构“一户一档”、医务人员“一人一档”和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制度,强化医疗服务行为监管。

  (三)医保

  为有效缓解当前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会同相关部门,保证医保用药,慢性病患者可开具2-4周用药,同时严禁各级医疗机构出现院内“假出院”等弄虚作假行为。

  适度调整医保报销范围,将门诊煎药费、中药饮片柜台方等纳入医保支付,逐步将临床使用广、参保人员负担重、无法替代的诊疗项目和材料纳入报销范围。此外,将传统药店内中医坐堂门诊部纳入医保联网结算,方便参保人员就医配药。根据医改方案,上海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职工年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上海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上海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

  (四)家庭医生制度

  上海希望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制度。目前全上海有10个区要求试点推进家庭医生式的服务。

  家庭医生制度主要是通过全科医师培训的医生,主要服务1500到2500个居民,通过家庭医生对居民直接的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管理,非常便捷、非常直接地对这些居民提供服务。家庭医生真正跟居民形成一个非常直接的医疗保健方面的关系。

  四、今明两年医改亮点

  (一)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年增加3个项目,即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60岁以上老人接种肺炎疫苗;

  (二)上海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

  (三)实现每个郊区县都至少拥有1所三级综合医院;

  (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取消特需床位,剥离“院中院”,探索医师多地点执业办法;

  (五)为常住居民建立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

  (六)初步建成覆盖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网,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下一步上海市将召开医改工作推进大会、同时加快出台医改配套文件,建立对医改进展情况的监测评价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以切实稳步推进上海医改各项目标、任务、措施的贯彻落实,让老百姓从中真正受惠得益。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 |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402450045号
北京东华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