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摔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带动坯料旋转的摔模。
背景技术:
相对热轧钢,锻造钢的综合机械性能更好,一般应用于高温、高压、疲劳性强等工况下。锻造钢的锻造方式可以分为自由锻造、模型锻造和胎模锻造。模型锻造(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胎模锻造(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采用活动的模具成型的方法,它是介于自由锻与模锻之间的锻造工艺方法。胎模锻与自由锻相比,可获得形状较复杂、尺寸较为精确的锻件;与模锻相比,可利用自由锻设备组织各类锻件生产,胎模制造较简便。在胎模锻件中最常用的是摔模,锻件时坯料需人工转动,以保证胎模锻的质量,坯料转动中由于转动不稳定速度不均,容易造成摔模夹料、摔模卡料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效率,模具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摔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坯料转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包括对置的上摔模、下摔模,设置在下摔模底部的模座;所述上摔模、下摔模上相对设置有匹配的半圆弧形通槽;所述上摔模、下摔模的四角设置有台阶,台阶上设置有盲孔,盲孔内适配有导向柱,导向柱外套设有弹簧;所述模座一侧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模架;所述模架上转动设置有对称的滚轮,其中一个滚轮的转轴一端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模座上设置有与下摔模匹配的凹槽,下摔模钳制在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下摔模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模座的凹槽内设置有与卡遭适配的卡条;卡槽与卡条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圆周上设置有填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的材料为橡胶、皮带、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两侧设置有筋板,筋板上端固定连接在模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适配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锻造中,坯料可以匀速转动,提高坯料的成型质量,防止摔模卡住坯料。2、带动坯料转动的模架滑动设置在导轨上,通过适当调整模架的位置,可以适用于长坯料和短坯料的锻造。3、摔模与模座可拆卸固定连接,可以拆卸更换不同大小的摔模模具,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减速机,3、填料层, 4、滚轮, 5、转轴,6、坯料,7、上摔模,8、弹簧,9、导向柱,10、台阶,11、模座,12、下摔模,13、导轨,14、模架,15、筋板,16、螺栓,17、盲孔,18、半圆弧形通槽,19、卡条,20、卡槽,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摔模,包括对置的上摔模7、下摔模12,设置在下摔模12底部的模座11;所述上摔模7、下摔模12上相对设置有匹配的半圆弧形通槽18。上摔模7、下摔模12对置形成一个整圆,液压机向下运动,撞击在上摔模7上,上摔模7向下移动,坯料6在上摔模7、下摔模12的作用下挤压成型锻造成圆钢。所述上摔模7、下摔模12的四角设置有台阶10,台阶10上设置有盲孔17,盲孔17内适配有导向柱9,导向柱9外套设有弹簧8。四根导向柱9起导向作用,防止摔模在锻造中,上摔模7向下运动时发生歪斜,影响坯料6的成型效果,甚至由于偏差太大损坏摔模。导向柱9外套有弹簧8,弹簧8的两端抵紧在上摔模7和下摔模12的台阶10上并焊接固定,其作用是将上摔模7弹起,又能防止在上摔模7弹起时飞出。所述模座11一侧设置有导轨13,导轨13上滑动设置有模架14;所述模架14上安装有两个支撑板,滚轮4的转轴5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板上,其中一个滚轮4的转轴5一端连接有减速机2,减速机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1。电机1提供动力,减速机2调整速度后,在滚轮4的作用下带动坯料6旋转。带动坯料6转动的模架14滑动设置在导轨13上,通过适当调整模架14的位置,可以适用于长坯料6和短坯料6的锻造。
模座11上设置有与下摔模12匹配的凹槽21,下摔模12钳制在凹槽21中。模座11的凹槽21内设置有与卡遭适配的卡条19,下摔模12的两侧设置有卡槽20,卡槽20与卡条19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下摔模12与模座11可拆卸固定连接,可以拆卸更换不同大小的摔模模具,适用范围广。
滚轮4的圆周上设置有填料层3,填料层3的材料为橡胶、皮带、纤维。通过设置填料层3可以提高摩擦系数,防止坯料6转动时打滑。同时填料层3的材料为橡胶、皮带、纤维,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
导轨13两侧设置有筋板15,筋板15上端固定连接在模架14上。筋板15上还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适配有螺栓16。筋板15扣住导轨13的外侧,可以防止工作中模架14因振动出轨翻到。螺栓16旋紧并抵紧导轨13,将模架14牢靠固定在导轨13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