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的记载,在古时候用来擦屁股的物品被称作“厕筹”,也叫做“厕简”。
这个东西做法非常很简易,就是准备一条木棍,然后在一端包上一块粗布。
使用的时候将木棍的另外一端把脏污物去除干净刮拭后,再将木棍清洁干净,以便下一次再次使用。
而这种清理方式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在比较偏远地区的地方还再使用。
在一本书籍中有段文章叫做《纰漏》,就是用来记录魏晋语音纰漏而流传的奇闻轶事。
红枣是个好东西,补气血的,但和厕所关联在一起不禁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古代皇帝们为什么上厕所时会在厕所里常年备着一筐干枣或者新鲜红枣呢?在此之前先说一个典故,说的是西晋朝的王敦,这人可是一个历史名人。
西晋朝的大权臣,很有名的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中他就是杀伯仁的那个主角。他娶了晋武帝司马炎的爱女襄城公主,攀上了皇亲国戚的身份。西晋朝晚期时社会生活奢侈成风,这是司马炎起的头,这位前期能干,后期昏庸的君主在天下统一后生活日渐腐败。
曾经有个故事是这样讲的,大将军王敦上厕所露怯的事件颇为搞笑,说到王敦和晋武帝的女儿舞阳公主刚结婚时,上厕所看见漆箱里装着干枣,王敦以为公主讲究,厕所也摆着果食,就吃起来,而且还吃了个精光,其实,这枣是防止闻异味用来堵鼻子的,出来时,王敦看见婢女在往金盆里倒洗澡水,旁边的琉璃盘里放着洗澡用的澡豆,王敦又不知了,把泡在澡水里的豆又给吃了,还管这个叫“干饭”,侍女们在一旁偷偷地笑着。
那这水和豆粉又是干什么的呢?原来那盘清水是公主洗澡用的,而豆粉其实相当于现在的香皂。因为事先不知道干嘛用的,他把公主洗澡用品都喝进了肚子里。要说这位老兄的学习能力也是很强的,慢慢的他就掌握了宫廷中的那一套规矩还有习惯
皇帝和其他人一样,也是一个人。只要他去厕所,他就会散发出一种“气味”,这种气味绝对不好闻。然而,作为一个皇帝,这个世界上权力和财富最大的人,自然不希望出恭时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好的“气味”。这时,烧过的红枣会有自己的作用。红枣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味。最重要的是,自然香味在燃烧后会被放大,这可以掩盖我们拉粑粑时发出的气味。
经过厕所事件,王敦一下在魏晋的士大夫阶层里出了名。这事其实不怪王敦,怪就怪当时上流社会的风气不好,太过奢靡,连厕所都有这么多讲究,这让一个初来乍到的小伙子如何是好。其实,厕所终究就是个厕所,方便实用干净卫生即可。特别是公共厕所,我等上班族,每日静坐办公室,除了偶尔逛街、外出游玩,一个人一天又能有多少时间在公厕消磨呢?恐怕很多人在一年都去不了几次。
相比较以前,我们如今确实是方便了很多,光是上厕所有卫生纸用,就是生活品质的一大提高。至于它是什么时候被普及的,我们没有探讨过,但我们知道造纸术是由蔡伦改进的,古代最伟大的发明都来自我们中国,这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